日元大跌做空恒生(日元股市)
本文目录一览:
1998年是以谁为代表的人冲击香港金融市场?结果如何?最好说经过,详细点...
年香港金融保卫战回眸 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由此引发了二战后对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层面冲击最巨的亚洲金融危机。
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中,香港股票和外汇市场受到了以索罗斯为首的美国对冲基金的强烈冲击,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998年8月28日,数百万香港市民目光被锁定在位于港岛中环的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交所上。
年,香港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保卫战。这场战斗的主角是香港政府和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对冲基金。1998年8月28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香港岛。在那里的股票市场,香港政府和以对冲基金为主体的国际游资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就在港府全力托市的同时,对冲基金在俄罗斯市场上投资失败,被迫回撤,也就没再攻击香港。
年中期,泰国经济发展缓慢了,美国经济发展稳定,两种货币还保持相对固定的比价,泰铢的价值明显被高估了,索罗斯正是利用这个机会,在泰铢没有贬值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借了大量泰铢,借来后兑换成美元(以1美元=24泰铢价格)。
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经过
香港金融保卫战中,国际炒家试图通过多种策略对港币实行冲击。他们利用利率机制,通过在股市和期市沽空港币,然后大量借贷导致利率上升,企图使恒生指数暴跌以获取暴利。
香港金融保卫战: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2年以后,国际金融炒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狙击行动,先后攻克英镑、墨西哥比索及东南亚国家货币,然后将目光锁定在东方明珠香港。这场保卫战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日元贬值迫使日本企业转移至东南亚,资本流入引发泡沫经济,为国际炒家提供了攻击目标。
对冲基金在对香港金融市场进行冲击时,往往受制于香港金融监管部门的传统作法———提高短期贷款利率。而事实已经证明,在前3次冲击(1997年10月、1998年1月、1998年6月)中,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措施便是提高短期贷款利率,金融管理局主席任志刚也因此被戏称为“任一招”。利率的上升会提高投机的成本。
香港金融管理当局采取措施应对,动用外汇储备吸纳港元,调高利息并抽紧银根。经过一番对攻,港股在连续下跌中止住脚步并开始强劲飙升,港元汇价恢复稳定。这场港币保卫战以香港金管局的艰难取胜告终。
香港金融保卫战:一场硬碰硬的对决 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等炒家企图以做空港币和股市的方式,颠覆中国香港的金融稳定。他们低估了中国实力,但新生的特区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坚定支持下,上演了一场激烈的金融保卫战。
年底,索罗斯将目光投向了亚洲最后一片阵地:香港。然而,他尚且不知道,在这里,将上演一场人类历史上史诗般的金融大战。这场金融大战被称为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240天的生死对决,668万的香港人与他身后的12亿中国同胞共同书写了这段捍卫家国的历史往事。在短短一年时间里,索罗斯做空了亚洲多个国家。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在这里我们将简单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做个简单的回顾,然后重点分析人们津津乐道的香港金融保卫战,与通常人们认为的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取得了阻击索罗斯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全面胜利不同,我认为香港金融管理当局是坠入了精心设计的骗局。
香港金融保卫战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1997年下半年,美国著名金融家索罗斯旗下的对冲基金在亚洲各国和地区发起了连番狙击,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使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几十年来积存的外汇一瞬间化为乌有。
香港金融保卫战实际上是经济实力的较量。到1997年12月底,香港的外汇储备高达928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日本和中国内地。1998年8月下旬,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对国际炒家进行反击,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股票和期货市场投入了大量资金。
对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评价主要是围绕两个层面展开,其一是对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身的评价;其二是对向来奉行“积极不干预”自由政策的政府大举入市行动的评价。由于经济体系的独特性,为了稳定香港的经济与金融市场,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即以8港元兑换1美元的比例盯住美元的制度。
在索罗斯在华尔街日报大放厥词的同时,朱镕基也表示“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随后,被授权”允许调用中国全部外汇储备支援香港”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带着中国银行两名副行长跟600亿港币亲自赴港参加战斗。在整个金融界,对于这一场金融战争的结果,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港府险胜。
首先,需要了解港币与美元是联系汇率,也就是港币与美元汇率是恒定的。索罗斯扬言要做空港币,必须首先借入港币,然后卖空。香港央行为了阻止其卖空,维持汇率稳定,采取了自以为聪明的釜底抽薪之计,他们大幅升高了港币隔夜拆借利率,试图使索罗斯借入港币成本大增,让其知难而退。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