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贴现率(银行日贴现率)
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的经济危机开始后的经济现象
1、由于其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尤其是与美国的市场联系紧密,日本的工业和农业生产急剧下降。 大批企业无法承受经济压力而破产,导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右翼法西斯团体开始活跃,并积极与官僚和军阀结盟,加剧了国内的政治紧张局势。
2、以后,由于克林顿政府对以汽车摩擦为核心的日美经济关系采取比较严厉的态度。到了1995年4月,日元的汇率急升至1美元兑79日元,创下历史最高记录。日元升值的后果是什么?洛克菲勒广场重新回到了美国人手中,通用汽车在这个广场的一卖一买中净赚4亿美元!日资在艰难度日中大规模亏本退出美国。
3、农业亦受到冲击,总产值下降了40%,生丝价格暴跌,导致约40%的养蚕农户遭受重创。 面对危机,日本选择了军国主义扩张的道路,以转移国内视线。九一八事件(1931年)标志着其对外扩张的开始。 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措施,包括实施国民经济军事化。
4、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到日本。由于日本依赖对外贸易,这场危机对其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导致出口量急剧下降。在1930年,日本的进出口总量分别比1929年减少了30%和32%,而在次年进一步下降了53%。 在经济大萧条之前,华尔街股票市场曾经历了一段繁荣期,每日成交量高达500万股。
5、日本对外贸易剧减,给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日本经济打击极大。国内物价、股票行情下跌,刮起阵阵解雇工人和企业倒闭之风,失业人数曾突破300万人。在业工人的工资也普遍减少。农产品价格暴跌。其中,1930~1931年,40%的农户赖以为生的蚕茧价格暴跌50%左右。
6、日本早在1927年3月就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又面临1929年开始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依赖对外贸易,并与美国市场有密切联系的日本经济,很快遭到沉重打击,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大批企业破产。国内阶级矛盾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同时,右翼法西斯团体也猖撅活动,并与官僚、军阀加紧勾结。
求一篇中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区别
美国、日本、欧元区这三大经济体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发展历史的差异和文化习惯,在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方法上仍有一些差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地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在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方法上仍与上述三个经济体有许多差异。
另外一个问题是,美元增加货币量的速度与人民币增加货币量的速度比会影响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简单地说就是如果美元货币供应量的速度大于人民币货币供应量的速度,那么美元相对与人民币就是看跌的。
美联储和中国央行虽然都能发行货币,都会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发展情况,调整货币政策。
由于两国在经济结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挑战上都有所不同,因此,在货币政策上也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自然会反映在M2总量上。最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两国在金融市场结构上的不同。美国的金融市场历史悠久,体系完善,金融产品丰富多样,这为货币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
日本经济泡沫的背后:为什么没能及时进行根本性
因为在泡沫无法自我支撑时,正是经济系统存在流动性压力和危机的时候,此时的正确做法是采取“凯恩斯疗法”,即先放松银根,然后再慢慢收缩,这样能够使泡沫在一种有序的政策引导中有一个时间过程去慢慢地释放。
经济结构的问题同样突出。由于未能及时从依赖出口的饱和增长模式转变为开放型增长,日本经济出现了泡沫。 金融体系的缺陷也是原因之一。在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监管的缺失使得银行行为失控,资本流向缺乏有效引导,大量资金流入投机市场,最终导致经济停滞。
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日本经济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的影响。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每隔几年就会面临一次经济衰退的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部分。
直接原因:是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根本原因是日本投资循环经过一圈虚拟经济后,没有衍生更多的微利微本新行业,反专于一个不断吹大的泡沫行业。广场协议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