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周期选股(周期选股技巧)
本文目录一览:
日周月macd共振指标公式
1、日周月MACD共振指标公式可以这样编写和理解:MACD指标的基本公式 DIF = EMA(12) - EMA(26):表示短期(12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与长期(26日)指数移动平均线之差。DEA = EMA(DIF, 9):表示DIF的9日指数移动平均线。MACD = (DIF - DEA) * 2:表示MACD的核心值,用于判断市场趋势。
2、日线MACD共振:计算公式:DIF=EMA(CLOSE,12)-EMA(CLOSE,26);DEA=EMA(DIF,9);MACD=2×(DIF-DEA)。共振条件:当DIF和DEA在日线上同时满足买入或卖出条件时,视为日线MACD共振。
3、通达信MACD四周期共振公式涉及DIF、DEA以及MACD的计算,并结合日、周、月及自定义周期的数据来判断共振点。具体来说,MACD指标由差离值(DIF)、讯号线(DEA)和柱状图(MACD柱)组成。DIF线是白线和黄线的差值,当DIF和DEA均为正值且向上移动时,一般表示股市处于上涨行情中。
4、MACD(周):/ (DIFW-DEAW)*2,周线MACD值,通过放大DIFW与DEAW的差值,为交易者提供更精细的短期信号,以黄色实线呈现。DIFD:/ EMA(C,12)- EMA(C,26),日线DIF,用紫色细线表示,是快速与慢速日线移动平均线的差异,是短期波动的敏感指标。
5、MACD金叉:分别使用周线和月线的MACD指标公式,判断DIFF线和DEA线是否形成金叉。具体公式为周DIFF:=MACD.DIF#WEEK; 周DEA:=MACD.DEA#WEEK; CROSS;和月DIFF:=MACD.DIF#MONTH; 月DEA:=MACD.DEA#MONTH; CROSS;。
同一个选股指标(有周线和日线两种分析周期),用周线条件选股和用日线条...
1、周线条件选股是选出在周线周期符合条件的个股;日线则为日线周期的。相对而言,周线选出的看涨时间比日线选出的要长很多,但周线选出的可能相对滞后;另外,同一个选股指标周线周期下选出的与日线周期下选出的个股会有所不同,若有个股在周线周期与日线周期下同时被选出,可以认为是不同周期下的共振,看涨概率要比只在日线周期下选出的要高。
2、周线KDJ:周线的金叉可靠程度高于日线,适合把握买卖点。当周线KDJ指标中的K、D、J三线在同一区间内形成共振时,是较为明确的买卖信号。月线KDJ:虽然月线KDJ的变动频率较低,但其对长期趋势的指示作用较强。当月线KDJ指标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时,应予以重视。
3、日线KDJ是一个敏感指标,变化快,随机性强,经常发生虚假的买、卖信号,使投资者根据其发出的买卖信号进行买卖时无所适从。运用周线KDJ与日线KDJ共同金叉选股法,就可以过滤掉虚假的买入信号,找到高质量的成功买入信号。
4、成交量是判断股票活跃度的重要指标。当一周成交量超过前周4-5倍时,通常表示有资金在积极介入,可以考虑买入。时间要素:一般来说,周线上升行情多持续5周左右。到达这一时间限度时,无论盈亏,最好考虑卖出。综合判断:使用周线选股时,最好结合日线和月线一起分析,以更全面地了解股票的趋势和动能。
5、利用周线选股的要点如下:十周均线趋势判断 避免买入十周均线趋势向下的股票:这种趋势代表股票处于下降通道,特别是在30周线压制下的股票,应坚决回避。介入十周均线趋势向上的股票:当十周均线趋势向上时,表示庄家有意拉升股价。可以在十周均线附近考虑介入。
6、周线与日线共振及周线二次金叉 周线与日线指标同时发出买入信号,信号可靠性大增。股价经历下跌后反弹突破30周线为“周线一次金叉”,再次突破30周线为“周线二次金叉”,为买入信号。掌握这些周线选股技巧,结合市场趋势和个股情况,可以提高选股的成功率。但需注意,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何使用N=60的T1和T0公式进行选股?
1、使用N=60的T1和T0公式进行选股的方法如下:设定N日周期为60:在选股公式中,将N设定为60,这代表我们关注最近60个交易日的股价表现。计算T1:T1用于计算最近N天的最高价波动,具体公式为T1=HHVBARS。HHVBARS函数返回自N周期以来的最高价到现在的天数。
2、N日周期设定为60,我们用T1来计算最近N天的最高价波动(T1=HHVBARS(V,N))。 当当前Bar数小于N+7时,公式进一步考量:如果T1为0,意味着没有触及新高,此时取当前收盘价C;否则,取T1天前的收盘价REF(C,T1)。
3、如果当前K线在N+7个交易日内,使用T1计算T0:如果T1为0,T0等于当前收盘价C;否则,T0等于T1对应日的收盘价。否则,T0为空。 当前收盘价C高于T0。 上一交易日收盘价高于T0。 两日前的收盘价高于T0。 结果为真,即满足条件,绘制选股公式。
4、选股公式的构建步骤如下:首先,定义A为最近三天收盘价的平均值,即A:=MA(C,3)。其次,设定N为10。接着,确定T1为过去N天内成交量最高点出现的K线位置,T1:=CONST(HHVBARS(V,N))。
5、上面的选股公式主要用于捕捉市场中特定形态的股票,这些形态包括梯量、倍量、平量和高量。具体来说:T0:=COUNT(CO&&CREF(C,1),4)=4; 这个条件表示在连续4天中,收盘价高于开盘价且高于前一日收盘价,出现4次。
周期选股公式股价怎么算出来的
1、公式:每股市价 = 每股收益 × 市盈率。每股收益(EPS)是指税后利润占总股本的比例,市盈率则是反映市场对股票未来盈利预期的指标。这种方法常用于评估股票的相对价值。其他股价计算公式:对于普通股,股票价格 = 净值 + 市盈率 + 市净率。对于优先股,股票价格 = 净值 + 股息率。
2、基本计算公式:股价=市值÷总股本:这是股价计算的基础公式。市值代表所有股票的总价值,总股本则是公司发行的股票总数。通过市值除以总股本,可以得出每股股票的价格。市值法:市值=发行的股票总数×股票的市场价格。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发行了1000万股,每股市场价格为10元,那么该公司的市值就是1亿元。
3、基本股价数据 收盘价(CLOSE):表示股票在当天的最后交易价格,是选股公式中最常用的数据之一。最高价(H):表示股票在当天交易中的最高价格。最低价(L):表示股票在当天交易中的最低价格。
4、涨幅计算:涨幅可以通过公式 (C - REF(C, M)) / REF(C, M) * 100 来计算,其中 C 代表当前收盘价,REF(C, M) 代表 M 日前的收盘价。这个公式用于计算从 M 日前到现在的涨幅。
5、每股市价公式:在交易日内,每股市价(即股价)会不断变化,但在收盘时,每股的市价就确定了,计算公式同样为“每股市价=每股收益×市盈率”。选股编程中的股价应用 选股条件设定:在编写选股公式时,投资者可以根据对股价的评估来设定选股条件。
6、选股要求中的上市天数与股价计算无直接关系。上市天数是指股票自上市交易以来的时间长度,而股价的计算则主要基于公司的市值、发行的股票总数、每股收益、市盈率等多个因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